2008年11月19日星期三

三人行

我在北京已经两个月了,日常生活各个方面一般都差不多习惯了。 可是,我还有一个经常使我很紧张的大问题:我对北京还比较陌生。 再说,我的方向感原来就特别差。 因此,我很容易迷路。

那么,迷路当然会令人很紧张或者很着急。因为那时候会遇到很多烦恼:迟到,疲劳,脚疼,饿,渴等等。 讨厌迷路是正常的事情。可是我之所以迷路的时候心里那么不舒服不是因为怕这些,而是因为要问路。说的更清楚一点,我所讨厌的是在北京问路。据我已经比较丰富的问路经验来看,我怀疑大多数给我指路的北京人只管那么一说而不管说得对不对。依次按照不同的人指的路来东奔西跑而还找不到目的地这个烦死人的情况,不只是偶尔发生的误解,而差不多是必然发生的事件。

承认我对中国社会任何方面的不满意使我很不舒服。因为我想要能够成为一个挺开通的,讲文明的,不讲偏见的世界公民, 所以在异国碰到奇特的风俗或者其它什么意外的不便,我希望不会抱怨那国的人或社会或文化,而是会去了解,包容国家间的差异。可是, 我对在北京问路的经验所留下的印象太深。一直到昨天, 我还不能了解,还不能接受。

可是昨天,我遇到与问路,互相了解,以及作为宽容的世界公民有关的三个好教训。

第一个教训发生如下。 给我指路的一个女人问我, “你要骑车,坐车还是打车呢?”我说要坐车。于是她指了一条路, 我就走了。那么,从找车站到下车发现那个女人指错了, 我一直在考虑她问我要用什么交通工具的那句话。引起我的注意的是,用语和语义的互相反映 是完全颠倒的。从语义的角度来看,有变化的是宾语(交通工具),可是从用语的角度来看,有变化的是动词 (“骑,”“坐,”“ 打”)。太有趣啦!因为有这么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可以想想,我忘了讨厌东奔西跑。再说,我发现问路可以出生很有趣的对话。

第二个教训是,有一次我找地铁站,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可是,站门关闭,不许进入。那时候我已经累了,还要接朋友,很怕迟到。我向着那找了好久而还用不了的地铁的反方向往十字路口走,不知不觉地开始流眼泪。(在异国生活有时候好像很容易孩子气。)忽然,感觉有人轻轻地拍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个典型的“老北京”老头儿。“你是找地铁吧?你瞧瞧,过马路就到了。” 他怎么知道我在找地铁呢?我已经离开地铁站了呀。肯定是他看到我在地铁站门口徘徊又表现很失望的样子猜到的。那,这不是“了解 ” 吗?

第三个教训是这样的。有三个人站在路口:家长和三四岁的小孩儿。忽然,那个男人过来说,“请问,地铁站好走吗?”咦!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俩不是应该换个角色吗? 碰巧,我知道怎么走,所以给他指了路。值得注意的不仅是我 那会儿有机会扮演指路的角色,更是那个男人愿意向我问路。 有人说中国排外,不愿意承认外国人也会了解中国的可能性。我想说,这些批评有正确的一面。所有搞中国文学或历史的留学生都可以作证,有些中国人好像只要说“外国人不了解中国”就是表示不愿意被外国人了解,但,从我身上的这个教训来看, “排外”的态度并不普遍。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国的十三亿人,加上我们暂时或长期住在中国的不知多少的老外,那将有几位老师呢?

1 条评论:

匿名 说...

所言及是。但愿那些所谓的外报记者(For example, Daily Telegraph's Peter Foster)向你多多请教。